方正证券RFID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文章来源:博能科技 发布时间:2018-04-04 访问量:人
近些年来,得益于网络通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跟信息安全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的普及,RFID技术逐渐成熟并且广泛地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从21世纪初开始,以物流运输、资产管理、身份识别等为代表RFID技术应用需求不断的增加,RFID技术不断逐步完善,RFID标签成本大大的降低,促使RFID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跟成熟的行业应用迅速发展起来。同时,我国RFID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关于我国RFID标准的问题被提上国家有关的部门的议事日程,中国RFID标准制定工作开始,进一步的推动RFID行业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得益于物联网产业的兴起跟新兴市场重大项目的拉动,全球RFID市场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一、行业概况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通称RFID技术)。以无线通信技术跟存储器技术为核心,伴随着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而逐步形成,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跟被识别的目标对象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以达到获取目标对象相关数据目的。 和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有可非接触识别(读写距离可以从十厘米到几十米)、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迅速等许多优点。因此广泛的应用金融卡、身份证、物料跟踪、车辆识别、生产过程控制等
近年来,RFID技术逐渐进商业化应用的阶段,这主要得益于网络通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跟信息安全等技术迅猛的发展。这一技术由于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能够重复使用等特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空间跟巨大的发展的潜力越来越大。
本世纪初开始,以物流运输、资产管理、身份识别等为代表RFID技术应用需求不断增加,RFID技术不断逐步完善,RFID标签成本大大降低,促使RFID产品规模化生产跟成熟的行业应用迅速的发展起来。同时,我国RFID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关于我国RFID标准问题被提上国家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中国RFID标准制定工作开始,进一步的推动RFID行业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得益于物联网产业兴起与新兴市场重大项目的拉动,全球RFID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以往市场增速逐年下滑的态势。从生命周期上看,RFID行业先后经历探索期(1948年-2003年)、启动期(2003年-2008年)、高速发展期(2008年-2015年)、应用成熟期(2015年至今)四个阶段。
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以下通称RFID技术)。以无线通信技术跟存储器技术为核心,伴随着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而逐步形成,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跟被识别的目标对象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以达到获取目标对象相关数据目的。 和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有可非接触识别(读写距离可以从十厘米到几十米)、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迅速等许多优点。因此广泛的应用金融卡、身份证、物料跟踪、车辆识别、生产过程控制等
近年来,RFID技术逐渐进商业化应用的阶段,这主要得益于网络通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跟信息安全等技术迅猛的发展。这一技术由于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能够重复使用等特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空间跟巨大的发展的潜力越来越大。
本世纪初开始,以物流运输、资产管理、身份识别等为代表RFID技术应用需求不断增加,RFID技术不断逐步完善,RFID标签成本大大降低,促使RFID产品规模化生产跟成熟的行业应用迅速的发展起来。同时,我国RFID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关于我国RFID标准问题被提上国家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中国RFID标准制定工作开始,进一步的推动RFID行业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来,得益于物联网产业兴起与新兴市场重大项目的拉动,全球RFID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以往市场增速逐年下滑的态势。从生命周期上看,RFID行业先后经历探索期(1948年-2003年)、启动期(2003年-2008年)、高速发展期(2008年-2015年)、应用成熟期(2015年至今)四个阶段。
二、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数年,中国RFID行业发展将呈现出应用不均衡特性,但是部分细分应用市场如社保卡跟健康卡项目、交通管理、移动支付、物流与仓储、防伪、金融IC卡迁移等,将成为新增长主要的拉动力。
未来数年,中国RFID行业发展将呈现出应用不均衡特性,但是部分细分应用市场如社保卡跟健康卡项目、交通管理、移动支付、物流与仓储、防伪、金融IC卡迁移等,将成为新增长主要的拉动力。
当中,社保卡项目将在未来数年间进入了高速发放期;移动支付在国内已开始完成前期铺垫,预计2015年以后将进入高速跟规模成长期;金融IC卡迁移经过多年的酝酿,将开始有一定规模替换量;物流行业信息化应用将带动了RFID在该行业部分环节的快速增长;包括高档珠宝、烟草酒类在内的防伪市场,也将会启动。
智能交通RFID应用将可能是最值得期待细分应用市场,IIPA预测市场将成为中国RFID行业未来数年最重要发展的引擎,包括高速路收费卡、不停车收费、停车场、电子车牌、公交一卡通、特殊车辆监管、RFID智能信号灯、高铁信号识别、铁路票卡、海关车辆自动核放系统、年审登记等在内的众多的RFID应用,将在智能交通行业呈现出多点开花局面。特别是在高速路跟城市内不停车收费系统方面,在经过数年前期试点以后,将迎来全国规模快速应用美好的前景。
值得注意是,预测未来几年中国RFID行业仍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并且在部分细分应用领域取得规模化发展。中国RFID行业主要靠政府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为主局面,不可能发生较大扭转。
此外,随着行业应用逐步的深入,行业解决方案提供以及系统集成能力提升,将成为企业能否快速深入市场并且获得规模成长关键因素。
三、主要风险提示
在很多的领域,比如零售、食品等量特别大市场不能推广一个重大原因就是RFID标签相对于现在正在使用二维码跟条形码技术来说造价太高。如果RFID成本不能降低,RFID应用范围将不能继续放量,形成更大规模效应,对厂商业务持续增长将是一大挑战。考虑到2007年到2013年,RFID标签最低成本已由2元降到了0.6元,现有厂商能否继续降低成本,激活RFID应用的潜在行业,如安全溯源、食品零售等,对RFID行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智能交通RFID应用将可能是最值得期待细分应用市场,IIPA预测市场将成为中国RFID行业未来数年最重要发展的引擎,包括高速路收费卡、不停车收费、停车场、电子车牌、公交一卡通、特殊车辆监管、RFID智能信号灯、高铁信号识别、铁路票卡、海关车辆自动核放系统、年审登记等在内的众多的RFID应用,将在智能交通行业呈现出多点开花局面。特别是在高速路跟城市内不停车收费系统方面,在经过数年前期试点以后,将迎来全国规模快速应用美好的前景。
值得注意是,预测未来几年中国RFID行业仍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并且在部分细分应用领域取得规模化发展。中国RFID行业主要靠政府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为主局面,不可能发生较大扭转。
此外,随着行业应用逐步的深入,行业解决方案提供以及系统集成能力提升,将成为企业能否快速深入市场并且获得规模成长关键因素。
三、主要风险提示
1、产业相对薄弱,缺乏核心知识产权
我国从事RFID行业厂商,基本上以系统集成、标签封装、读写器设计制造为主,多集中在电子标签产业链封装制造跟系统集成段。现在如同方国芯、华虹电子、复旦微电子开始掌握芯片设计技术,并且推出了产品,但是在超高频的RFID领域,只有复旦微电子少数几家有涉足,而超高频正是RFID发展趋势。可见我国在RFID核心技术上还是与国外有一定差距。而在应用的方面,利润率较高的软件以及中间件领域,特别是中间件几乎是国外厂商,如:微软、甲骨文、IBM垄断。在一些具体技术方面,我国生产RFID标签产品几乎是13.56MHz产品,在具有较大应用优势超高频产品上明显不足。一方面是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资金的不足造成,因为一般芯片制造投资往往动则上百亿,国内没有多少厂商能负担得起的,再者我国生产设备制造也不能跟上国际的节奏。
我国从事RFID行业厂商,基本上以系统集成、标签封装、读写器设计制造为主,多集中在电子标签产业链封装制造跟系统集成段。现在如同方国芯、华虹电子、复旦微电子开始掌握芯片设计技术,并且推出了产品,但是在超高频的RFID领域,只有复旦微电子少数几家有涉足,而超高频正是RFID发展趋势。可见我国在RFID核心技术上还是与国外有一定差距。而在应用的方面,利润率较高的软件以及中间件领域,特别是中间件几乎是国外厂商,如:微软、甲骨文、IBM垄断。在一些具体技术方面,我国生产RFID标签产品几乎是13.56MHz产品,在具有较大应用优势超高频产品上明显不足。一方面是人才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资金的不足造成,因为一般芯片制造投资往往动则上百亿,国内没有多少厂商能负担得起的,再者我国生产设备制造也不能跟上国际的节奏。
2、市场开拓风险较大
在很多的领域,比如零售、食品等量特别大市场不能推广一个重大原因就是RFID标签相对于现在正在使用二维码跟条形码技术来说造价太高。如果RFID成本不能降低,RFID应用范围将不能继续放量,形成更大规模效应,对厂商业务持续增长将是一大挑战。考虑到2007年到2013年,RFID标签最低成本已由2元降到了0.6元,现有厂商能否继续降低成本,激活RFID应用的潜在行业,如安全溯源、食品零售等,对RFID行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